
《十二使者》馬東石&朴炯植身價掀熱議「兩人片酬就佔總製作費34%」
由馬東石、朴炯植主演的奇幻英雄劇《十二使者》在近日播畢,然而反應卻不如預期,近日更被爆兩位主演拍攝該劇的身價分別是每集5億、4億韓元,竟佔了總製作費的34%!關於演員片酬的問題再度引發熱烈討論。
Photo from KBS
以下是韓媒Dispatch的報導,據悉馬東石這次出演《十二使者》每集片酬5億韓元,全部8集,共拿下40億韓元的出演費。而飾演大反派的朴炯植則緊隨其後,每集4億,8集共32 億韓元。然而其他包括成東鎰、徐仁國、姜美娜、芮秀貞、李主儐、高圭弼、金燦亨、雷嘉汭等配角演員的片酬則低得多,合計甚至不到10億韓元!
Photo from KBS
D社推測,《十二使者》製作費約在220-230億韓元之間,其中LG U+投資180億,KBS投資40億,年糕與炸雞品牌各贊助2-3億。換言之,演員片酬大部分被馬東石與朴炯植瓜分,約占製作費34%。扣除劇本(由金奉漢、馬東石共同編劇)與導演費(姜旲奎、韓允宣)後,實際純製作費更為縮減。
《十二使者》是一部奇幻動作大作,比起其他類型劇,更需要投入在化妝、道具與後期CG上。由於涉及十二生肖角色的安排,劇本也需要更多投入。然而,演員片酬卻超過 30%,勢必影響完成度。業界人士指出:「通常主演片酬佔製作費10~15%算合理,若超過40%幾乎無法製作,30%也太高了。」
Photo from KBS
另一位人士也表示:「《十二使者》的兩位主演片酬實在太高。對於奇幻劇來說,後期製作才是生命線。因為高額片酬,後半段的完成度下滑,令人遺憾。」他補充說:「奇幻類型仰賴真實感,而後期處理是關鍵,因此CG等成本必須到位。這也是為何 Netflix多半選用新人來演奇幻劇的原因。」
不過,這也是頂級明星的兩難之處。如果沒有給馬東石單集5億的片酬,《十二使者》可能壓根無法開拍;如果沒有給朴炯植單集 4 億,海外銷售也難以保障。儘管如此,說「沒辦法」仍顯可惜。從收視率斷崖式下跌就能證明這點。首集因觀眾期待馬東石的「鐵拳」而以8.1%的高收視率開跑,但之後每集觀眾逐漸流失,第二集收視率就跌至5.9%,然後是4%、3%、2%...
實際上,劇集幾乎沒有一處能獲得好評。劇情鬆散,主線天使與惡鬼的對決也粗糙,馬東石式幽默顯得突兀。視覺效果更像兒童奇幻劇,特別是數千年前的服裝令人失笑。成東鎰、高圭弼的假髮造型令人超出戲,CG也十分粗糙。
Photo from KBS
PPL置入廣告同樣成問題,毫無邏輯地反覆插入吃播。到最後一集,甚至像是自暴自棄般,僅用20分鐘草草結束對決,把重心放在吃年糕聚餐。結果大結局收視僅 2.4%,相當慘淡。不過,LG U+ 傳出已回收製作費,KBS也透過廣告獲利,馬東石與朴炯植也拿到了與投入相符的片酬,唯一吃虧的是觀眾的「眼睛」。
根據 OTT 統計網站 FlixPatrol,《十二使者》在 Disney+電視節目部門排名第6,收看地區依序為香港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韓國、台灣。
《十二使者》從一開始就以系列劇為目標,據悉製作團隊計劃到第 4 季。呼應這一點,8 集的結尾埋下了第 2 季伏筆:泰山眼神變化,暗示惡鬼復活。
Photo from KBS
馬東石的自我反省顯得迫切。畢竟,這是他親自企劃、親自選角的作品。他既是主演,又負責動作設計與劇本,甚至還參與現場執導。觀眾自然要質疑,他的片酬是否物有所值。如果真有第2季?那麼必須補強劇本漏洞,加重奇幻動作比例,並在後期製作投入更多心力。因為觀眾想看的,絕不是炸雞和年糕的吃播。